"財務自由"是很多人的夢想
也是我現在最大的目標
所謂財務自由
就是你的現金流(非勞力的所得,就是不用工作就有的收入啦)>必需的支出(例如每天的飯錢,騎車的油錢,房租之類的)
簡單講就是你不用工作也有足夠的資金活下去啦
舊有的關念,只要努力就能成功,在現在這個社會已經行不太通了
除了努力,還要有聰明的方式
接三四個工作也許每個月的收入增加,但是這並不代表現金流增加
因為只要你出個車禍之類造成你沒辦法工作,那那些收入就沒了
作勞工 = 作金錢的奴隸
因為工作是"必需"的,你不工作就沒收入
所以我們要想辦法作金錢的主人
用錢來幫我們賺錢!!
說起來簡單,想要作卻不知道該從何作起啊
也許我看到很多機會,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去作
我也沒時間去著手去作
所以我只好走最最最普通的路線
股票
我研究了一小段時間,終於"稍微"搞清楚了一些東西
目前我覺得最能讓我接收的方式,還是巴菲特的方式
看股票過去的表現,計算股票的合理價格,找到便宜的股票才去買
當然還要去注意盈餘再投資率(想在賺錢還需要投入多少的資金),盈餘的來源(是本業賺錢還是投資賺錢)等等資訊
以下是目前學玩股票的心得:
所謂的"股"就是股票的單位啦,買一張股票,就是1000股
所以說我們看一張股票如果說是30元,就是30*1000(股) 就是30000元
股票買賣賺差價,是一般人對股票的誤解
股票實值的意義是"定存"
我們出錢買了股票,代表我們是股東,然後每公司賺錢來回饋給股東
這些"回饋"才是股票真實賺錢的來源
當然買賣股票去賣差價,也是個方法啦
不過因為沒有人能預測股票的漲跌,就算是不賺錢,被人看好的股票依然能大漲
也有很爛的公司,被人炒作,股價狂升
所以想去賺那個差價,就變的有點賭博的意味
但是股票的價格本來就起起伏伏,如果能計算好股票的合理價格
股票的價格就算是跌很低,遲早有一天他會回升回來
用這種心態,趁股價低價時買進等回升時賣出也不失為較為合理的方式
作人還是要腳踏實地啊~
要估算股票的合理價
首先要先認識三個名詞 EPS (每股盈餘) ,NAV(每股淨值)
還有巴菲特最愛的指標 ROE(股東權益報酬率) = EPS / NAV
EPS(每股盈餘) 就是公司每一股所賺到的錢
NAV(每股淨值) 就是每一股所值的價錢(也稱為股東權益)
ROE(股東權益報酬率) 就是股東用多少錢可以賺多少錢的一個比例(好難解釋喔~_~)
也許說公司賺的錢比較多就比較好,也就是只看EPS
但是這會有一個盲點
用10元賺3元跟用5元賺2元,那個比較好,當然是5元賺2元啊
10元賺3元 :
EPS 3元,NAV 10元
ROE = 3 / 10 = 30%
5元賺2元:
EPS 2元,NAV 5元
ROE = 2 / 5 = 40%
而投資報酬率的計算很簡單
投資報酬率 = EPS / 買股票的價錢
這樣看似乎可以理解
但要如何預估EPS呢?
我們用預期的ROE來算出EPS
為了要能更準確預期ROE,我們選擇的股票,每年ROE的變動就不宜太大
找到預期的ROE就可以算預期的EPS
預期ROE x 每股淨值 = 預期EPS
預期EPS / 想要買進股票的股價 = 預期的報酬率
那算出了預期的報酬率,怎樣才知道價格合理呢?
我們可以拿那個報酬率跟銀行定存的利率比
如果投資賺的錢比定存還少,那不如拿去定存,還比較安全
銀行定存的利率大約是5%~7%,我們取中間值6%
我們就可以推算回來合理的股價
投資報酬率 = EPS / 買股票的價錢
6% = EPS / 合理的股價
合理的股價 = EPS / 6% = EPS * 15
就這麼簡單啦~先算出預期的EPS * 15就是合理的股價了~
在來是 盈再率(盈餘再投資率)
盈再率 = ( 第四年的長期投資+第四年的固定資產 - 第一年的長期投資-第一年的固定資產 ) / (第一年淨利+第二年淨利 +第三年淨利+第四年淨利)
第一次看到這個公式的時候覺得很莫名奇秒
仔細想想,大概是這樣的
( 第四年的長期投資+第四年的固定資產 - 第一年的長期投資-第一年的固定資產 ) = 四年來公司所增加的固定資產還有投資的金額
(第一年淨利+第二年淨利 +第三年淨利+第四年淨利) = 四年來的淨利
四年來公司所增加的固定資產還有投資的金額 / 四年來的淨利 = 增加投入的資金/每一元的淨利 = 盈餘再投資率
大概這樣吧
盈再率 < 40 %比較好
最後是巴菲特選股的原則:
1.大型股 經久不變的產品,獨占/名牌/高市佔率,多角化能力強
2.穩定的獲利能力 對於未來計畫或轉機的公司沒有興趣,想想你現在買入這家公司的特質,未來10年會不會變
3.高ROE且低負債 特別是配得出現金的公司,而不是股票,ROE要平均在15%以上
4.良好的經營團隊 意思是找個笨蛋來當董事長都能賺錢的公司
5.簡單的企業 若牽涉到太多科技,將超出理解範圍,例如你在10年前預測全世界的家庭裏電視都會換成電漿電視,而去買了電漿概念股... 所以巴菲特都買簡單的公司,例如作磚頭的公司...簡單的說即是經久不變 歷久不衰的企業
6.低價 藉由危機入市,低價買入被低估的公司,甚至取得經營權
呼~終於寫完了~請指教~謝謝